图片
皮肤干燥症的治疗
李四平
老铁兔子小姐姐发信息说,等快到秋天的时候能不能写一篇关于皮肤干燥的作文。那就安排。
皮肤干燥在中医眼中,常常与 “燥邪”、“阴虚”、“血虚”等相关联。当人体津液不足或运化失常,皮肤失去濡养,便会出现脱屑、瘙痒、紧绷等不适,所以不同的成因对应的调理方式也是各有侧重的。
换季时节, 风燥伤表型的干燥症比较多见,尤其秋冬季节更为明显。皮肤表面干还硬而且伴有细碎皮屑,经风吹后瘙痒加剧,抓挠易起小红疹,同时常感口渴,有时候即便饮水也难以缓解。伸出舌头一看:舌质偏红,舌苔薄白或微带黄色。这是由于外界长期无雨气候干燥,患者追求凉快而常常处于风口,导致风邪夹杂燥气侵袭肌肤,从而体表水分流失。这种情况往往带有轻微热象。调理需兼顾祛风与润燥,中医方剂里的消风散加减此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,其中荆芥、防风能驱散体表风邪,当归、生地可补充肌肤津液;若瘙痒明显,就加入白鲜皮、地肤子来增强止痒效果。
混合了血虚的血虚风燥型的干燥症更为严重,皮肤不仅干燥还容易开裂。这个时候小腿、手肘这些部位表现突出,触感粗糙如砂纸,同时夜间瘙痒加重,搔抓过度会引发出血。怎么知道患者还有血虚呢?此类患者有一些明显的症状,比如伴有头晕、面色苍白、月经量少等症状;看他舌质颜色呢也比较淡,舌苔往往极少。这是因为体内血液津液不足,无法充分滋养皮肤末梢,使皮肤长期处于缺水缺少濡养的状态。所以调理时,需从补血养血入手,同时驱散因血虚产生的虚风,中药方剂当归饮子无疑是合适的选择。方中当归、白芍、熟地能滋补血液,川芎则可以促进血液运行,何首乌、黄芪能增强造血功能,为皮肤持续提供津液;如果能配合外用玉竹膏就更好了,便能为皮肤形成保护,内外协同改善干燥。
阴虚内热型的干燥症则伴有燥热感,皮肤干燥且有灼热感,往往脸颊和颈部较为明显,同时还会出现口干舌燥、手脚心发热、夜间盗汗等一些阴津亏虚的症状;看舌头,常常可见舌质红,舌苔少甚至无苔。这是由于体内阴液被阳旺导致的内热消耗——正所谓阴胜则寒阳胜则热,如同水分被持续加热而减少,导致皮肤干燥。调理时就需要先滋阴以补充身体的津液水分,再清除内热,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相对来说较为适用。知母、黄柏能清除体内虚火,熟地、山茱萸可补充肝肾阴液,从根源减少水分消耗;日常保健中,我们还可以用麦冬、玉竹泡水饮用。这样就能持续为身体补充水分,让皮肤由内而外保持水润,焕发光泽。
脾虚失运型的干燥症表现较为特殊,皮肤虽干燥但触感不紧绷,反而有些松弛,面部可能伴有浮肿。患者常出现腹胀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不成形等症状;舌质胖大,边缘有齿痕,舌苔白腻。这是因为脾脏功能减弱,无法正常吸收转化水分形成津液,导致水分代谢失常,该滋润的部位缺水,不该积水的部位却有多余水分。怎么调理呢?增强脾脏运化功能即可。大家都熟悉的参苓白术散就是非常好用的方剂,现在还有成药购买,不过最好不要用丸剂,丸则缓也。这个方中人参、白术、茯苓能增强脾脏运化水液的能力,薏苡仁、莲子可排出多余水分,而山药则能同时滋养脾肺,助力津液输送至皮肤;外用杏仁膏是个不错的选择,它里面含有的油脂能滋润皮肤,且不会增加脾胃负担。
说了这么多种,那老年性的瘙痒呢?中老年人,尤其是更年期女性,皮肤干燥严重,还伴有头发花白、腰膝酸软、失眠多梦、眼睛干涩等症状,也常见舌质红舌苔少而干。俗话说得好,人过四十阴气自半,随着年龄增长,肝肾阴液逐渐亏虚,就像树木根系枯萎,无法为枝叶提供充足水分,皮肤也因此失去滋养。调理则需同时滋补肝肾阴液,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均可选用。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能滋补肝肾,泽泻、茯苓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,提高阴液利用效率;杞菊地黄丸因添加了枸杞和菊花,还能滋养眼睛,改善眼干症状;中老年人日常用枸杞、桑葚泡水喝,也能辅助补充身体阴液。
老年性瘙痒不但与血虚风燥、肝肾阴虚关系密切,进一步还可能伴随着气滞血瘀。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气血逐渐不足,皮肤得不到充分滋养,变得干燥粗糙,进而引发瘙痒,形成 “越抓越痒、越痒越抓” 的循环。这类瘙痒夜间往往加重,因为夜间阳气入里,阴血相对更不足,皮肤失养状况更明显,严重时会影响睡眠。除了干燥、瘙痒,皮肤还可能出现颜色加深、抓痕、血痂,长期可导致皮肤肥厚粗糙。所以治疗比较严重的老年性瘙痒,需从调理气血、滋养肝肾、祛风止痒三个方面着手。内治方面,若以血虚风燥为主,可在当归饮子基础上加入鸡血藤、丹参,增强补血活血作用,促进血液对皮肤的滋养;若肝肾阴虚明显,可用六味地黄丸配合二至丸,二至丸中的女贞子、旱莲草能滋补肝肾阴液,与六味地黄丸协同补充阴液,为皮肤提供充足滋养;若瘙痒剧烈影响睡眠,还可以加入夜交藤、合欢皮,这样可起到安神止痒的效果。
外治则可采用具有润肤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水外洗,比如取适量当归、生地、白芍、防风、白鲜皮,加水煮沸放温后擦拭瘙痒部位,通过皮肤吸收发挥养血润燥、祛风止痒的功效;也可外用甘草油或紫草油,涂抹于干燥瘙痒处,既能滋润皮肤又能减轻瘙痒,而且性质温和,适合老年人皮肤。
生活方式的调理对老年性瘙痒患者尤为重要。洗澡水温宜控制在37℃左右,更要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等清洁用品;洗完澡后及时涂抹含凡士林、羊毛脂的保湿霜,锁住皮肤水分。穿着选择纯棉、宽松的衣物,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。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新鲜蔬果等,少吃辛辣、鱼腥、过咸的食物,以免加重瘙痒。同时尽量避免抓挠,瘙痒难忍时可轻轻拍打皮肤或做和气术缓解。
选用药物时,需根据干燥类型对症选择:风燥伤表型注重祛风润燥,血虚风燥型侧重补血止痒,阴虚内热型强调滋阴降火,脾虚失运型需健脾化湿,肝肾阴虚型则要滋补肝肾;同时可配合含当归、紫草、凡士林等成分的外用药膏,直接滋润皮肤,缓解干燥不适。生活中还需注意,多喝水应少量多次,多吃银耳、百合、梨、黑芝麻等滋润食物,少吃辛辣、油炸等易加重干燥的食物;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、时间不宜过长,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油脂层,洗完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,减少水分流失。
总之,中医治疗皮肤干燥强调辨证论治,找准病因才能内外兼顾,让皮肤恢复健康。对于老年性瘙痒,同样需根据具体证型治疗,并做好日常护理,以有效缓解不适,提高生活质量。
图片
声明:本公众号不推荐任何医生,所有调病方法、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,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,概不负责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粤友钱优配-网上股票配资-168股票配资网-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