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日,西太平洋上演了戏剧性一幕:一架解放军无人机穿越与那国岛和台湾岛之间的国际空域,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派出F-15J战斗机升空拦截。结果,这架上世纪80年代的“老古董”使出浑身解数也追不上,解放军无人机轻松爬升至近2万米高空,留下日本飞行员在下方面对仪表盘干瞪眼。让日本尴尬的是,这样的场景在2025年已不是第一次发生。
东西包夹的“铁桶阵”
7月2日,日本防卫省发布消息:两架解放军无人机分上午和下午穿越与那国岛和台湾岛之间的空域,进入太平洋。一架飞抵台东外海后原路折返,另一架持续南下,以“顺时针”方向绕台飞行,最终经巴士海峡返航。而就在一周前的6月26日,同样的双机编队以“逆时针”路径绕台,形成东西双向闭环侦察链。
这种绕飞绝非偶然。台湾花莲位于台东海岸,遍布悬崖密林,被台媒视为“台独分子外逃的最后通道”。解放军TB-001“双尾蝎”无人机在此盘旋,机载雷达可穿透植被扫描地下工事和港口动态,直接威胁台军重金部署的爱国者导弹阵地。6月中旬,解放军无人机首次逼近花莲40海里内,台军紧急升空F-16V驱离,却因无人机飞行高度远超战机极限,只能被动接收数据信号。
日本战机的“仰视困境”
日本应对解放军无人机已力不从心。F-15J战机最大升限仅1.8万米,而解放军无侦-7、无侦-10常态巡航高度达2万米,日本飞行员连尾流都摸不到。让自卫队头疼的是成本账:F-15J单次升空耗资百万美元,还需多架次轮换盯梢;解放军无人机滞空超24小时,燃油成本不足对手1/10。
6月27日,日本内阁通过决议,声称“可击落侵犯领空无人机”,但实际形同虚设。 技术上,日本缺乏拦截10公里以上高空目标的能力;法律上,《和平宪法》禁止在非紧急状态下开火;外交上,击落国际空域飞行器可能引发战争风险连日本媒体都承认,所谓“击落令”不过是应对国内舆论的表演。
美军幻想的破灭
台军曾将东岸视为“安全后院”,指望战时可依托花莲港口接收美援。但解放军的无人机巡航彻底撕碎幻想。无侦-10搭载卫星数据链,实时回传台东雷达站坐标和舰船动向,甚至引导反舰导弹实施模拟打击6月24日,50架解放军军机从四个方向包围台岛,配合山东舰、辽宁舰双航母编队,形成“海空铁桶阵”。台军地面部队遭强电子干扰,连起飞指令都无法完整接收。
美军对此束手无策。中东局势牵制了“尼米兹”号航母,留守台海的“华盛顿”号尚未完成舰载机合练。而解放军双航母已在台岛以东机动部署,无人机常态化监控东海岸,美军设想的“援台通道”被彻底锁死
台军的“无人机闹剧”
面对解放军的压倒性优势,台军竟试图模仿乌克兰无人机战术。但其主力“腾云”无人机续航仅30分钟,导控距离不足8公里;“剑翔”则沿用以色列30年前技术,实战价值几乎为零。讽刺的是,台军无人机芯片和零部件依赖大陆供应链,所谓“非红供应链”纯属自欺欺人。
与此对比,解放军TB-001可挂载24枚导弹,BZK-005、彩虹-4等机型组成多梯队侦察网。台防务部门曾记录:两架“双尾蝎”通过双机定位技术,10小时内摸清花莲导弹阵地分布,台军雷达全程无反应。
日本“去中国化”的徒劳
连后勤领域,日本也陷入被动政府5月宣布将替换1000架中国产小型无人机,宣称“防范供应链风险”。但日本国产无人机性能落后、价格高昂,农林测绘部门抱怨:“中国机续航4小时,国产机40分钟就断电,效率倒退十年”。防卫省更尴尬:安保领域无人机本应优先替换,但因找不到替代品,计划至今搁浅。
粤友钱优配-网上股票配资-168股票配资网-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